貓享的自營旗艦店和天貓官方旗艦店,二者商品雖有重合,但貨源、運營模式不同。天貓官方旗艦店的貨品所屬權仍屬于品牌,品牌直接發貨給消費者;貓享自營旗艦店的貨品所屬權屬于平臺,直接向品牌商打款進貨,由平臺直接發貨給消費者。
一位京東人士向《晚點 LatePost》描述,官方旗艦店和自營旗艦店之于平臺就像菜市場和自家超市。對于菜市場,平臺只需要管理小商小販,不需要盯著蘿卜白菜;自家超市則需要關注到每一件貨。
“貓享” 項目于 2021 年底啟動,由 FC 事業部總經理趙昆(化名:空無)負責。2021 年 10 月,天貓超市和進出口事業群升級為 B2C 零售事業群,FC 事業部由原考拉海購事業部和原手機天貓事業部融合而成。
阿里此前已經在平臺模式的淘寶、天貓之外開始嘗試自營業務,以天貓超市、盒馬為代表。B2C 零售事業群成立時有阿里人士稱,這意味著阿里在淘系之外,成立了規模對等的自營業務,“說得夸張一點,阿里是在復制一個京東”。
貓享的自營旗艦店選擇首先從 3C 品類入手,是因為 3C 產品為標品、客單價高且頭部品牌集中,平臺能與品牌有深度合作,更好地對源頭和貨負責。
就手機品類而言,《晚點 LatePost》了解到,目前貓享正在與 realme 等品牌溝通入駐事宜,國內手機的大品牌都有意向在貓享開設自營旗艦店。
一位手機品牌人士稱,加入貓享平臺可以擴大銷售渠道,減小庫存壓力。據《晚點 LatePost》了解, B2C 事業群拿出了比較有誘惑力的條件吸引品牌方入駐貓享,現階段貓享給一些品牌商的點位比京東低 1-2 個點位(即品牌自營店賣 100 元給到平臺的幾個點毛利),不同品牌有差別。
一位阿里人士稱,阿里在自營上探索各種模式是為了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而對于 C 端用戶,自營業務改善用戶體驗的關鍵在于物流,保證 “送貨上門”、“次日達” 等要求。據悉,貓享計劃接入順豐和丹鳥,但實際采用哪種物流體系內部尚無定論。
十年前,阿里并不認可自營生意。2011 年,阿里創始人馬云在淘寶全員溝通會上稱阿里跟京東的競爭是兩個商業模式的競爭,他不認為京東這樣的商業模式會持久發展得很好。他說:“我在這兒愿意跟大家打一個賭:自己采購、自己銷售、自己做物流,這樣的模式走不了很久。這種模式會存在,但是它不可能成為一家真正的電子商務企業,不能幫助更多的企業?!?/span>
貓享對于阿里是一次全新且激進的嘗試,接下來會面臨諸多挑戰。組織和模式上,貓享需要理清與天貓官方旗艦店的利益矛盾;物流上,采用何種物流體系、如何處理和菜鳥的關系還需多方權衡。(馬可欣)
來源:今日頭條